返回

重返京城,新皇按耐不住了!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212章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她就不信了,陆行简光吃苏晚晚这盘菜会一直不腻。

    就连被世人誉为最痴情专一皇帝的先帝都做不到。

    男人对女人的新鲜感,也就是三个月到半年。

    等陆行简想换口味的时候,就是嫣若承恩的机会。

    王氏拉着老迈的嗓音道:

    “罢了,你先歇着去,以后多往坤宁宫走动,不用总陪着我这个老骨头。”

    嫣若怔了怔,心中又欢喜又酸涩。

    欢喜的是,有了这句话,她以后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多跑坤宁宫,有机会与皇上偶遇。

    酸涩的是,要亲眼目睹帝后秀恩爱,小心脏承受不住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娘娘,这会儿摆晚膳?”鹤影请示道。

    苏晚晚中午吃得很饱,一点儿都不饿,并不想吃晚饭。

    不过也得问问陆行简,他可没少干体力活儿。

    她转身进入书房。

    陆行简正拿着奏折在灯下拧眉沉思,脸色微冷。

    “用完晚膳再去忙?”苏晚晚问了句。

    陆行简只是对孟岳吩咐:“宣保国公御书房见驾,带上顾子钰。”

    孟岳离开后,他顿了顿,过来拉苏晚晚的手:

    “先不用晚膳,跟我去御书房。”

    苏晚晚:……

    “我不去。”

    她腿还软着呢,哪里肯大冷天晚上的跑出去?

    再说了,见到顾子钰,还挺尴尬的。

    然而。

    陆行简并不是和她商量,语气带着不容置疑。

    “必须去。”

    他微微眯了眯眼,漆黑的眸子锁着她,带着几分审视:

    “还惦记顾子钰?”

    苏晚晚心脏收紧,呼吸都停滞了一瞬。

    “和他有什么关系?我只是怕冷,不愿动弹。”

    她抬眸看着他,眼神清澈。

    他神色淡淡,语气平静,“那就去见见。”

    苏晚晚顿了一下,也只好随他。

    再坚持己见反倒显得“此地无银三百两”。

    对于顾子钰,她倒一直带着几分愧疚。

    保国公不愧是沙场老将,来得很快。

    陆行简和苏晚晚穿戴整齐,刚到御书房坐下,便听到孟岳禀报:

    “保国公来了。”

    保国公顾晖年近六十,外貌伟岸,颇有威严。

    其父顾永是宪宗皇帝重用的一名骁将。

    宪宗刚即位时,大梁王朝各地流民起义此起彼伏,帝国几乎处于崩溃边缘。

    顾永临危受命,四处征战,为帝国的安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
    顾晖年轻时就跟随父亲上战场,几十年来执掌京师兵权,深得几位皇帝信任和依赖。

    北漠鞑靼来犯、边军不能抵挡时,又多次佩大将军印前往边疆御敌救援。

    陆行简刚即位时,鞑靼再次大举进犯宣府,虞台铃之战死亡大梁将士两千多人。

    当时就是顾晖紧急率领京军前去支援。

    那次顾晖奏报有功将士为两万余人。

    工部和大理寺前往核实,认为所报多为不实。

    陆行简却压着文官们的反对,听从顾晖意见,升迁者有一千五百六十三人,顾晖本人也被加封为太保。

    这几年,顾晖但有所请,陆行简无有不允。

    科道官对顾晖的各种弹劾,也全被陆行简驳回。

    可谓荣宠不衰。

    顾晖也并未恃宠而骄,反而行事低调,恪守人臣本分。

    一般上奏折也是为了军官们请求军功,在各级军官里素有威望。

    也帮陆行简施恩于军队,稳住住局面。

    顾晖神色肃穆,一丝不苟地行大礼。

    顾子钰跟在祖父身后,神色凝重,目不斜视。

    陆行简给顾晖赐坐,还让苏晚晚给顾晖敬茶。

    顾晖哪里敢接受,连忙站起身推辞。

    陆行简笑了笑:“朕年少登基,有赖国公爷鼎力扶持才坐稳皇位。”

    “朕心里一直把国公爷当长辈敬重,受一碗新妇茶,也是应该的。”

    话说到这个份上,不受就是不恭敬了。

    顾晖心里知道这碗茶可不是白吃的,也只得咬牙接下。

    果不其然。

    几句寒暄后,陆行简直接切入正题:

    “刚收到的军报,顺圣川东城新城马房焚毁。”

    顾晖瞳孔微缩,倒吸一口凉气。

    顺圣川东城是宣府最重要的养马地,也是朝廷每年拨付大量银两所在。

    掌事的,正是顾家旁支子弟。

    在这核查边储的节骨眼上,马房焚毁……实在是欲盖弥彰。

    还被捅到皇帝跟前。

    顾晖跪地行礼,脱帽谢罪:“老臣治族不严,请皇上治罪!”

    御书房里一片

第212章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